我國蘋果園施肥存在的實質性問題:我國蘋果主產區蘋果園土壤肥力普遍不高,特別是西北黃土高原、渤海灣地區蘋果園土壤瘠薄,有機質嚴重不足,大部分蘋果園不到1%,遠遠滿足不了優質蘋果苗生產的需要。目前,蘋果園施肥由于缺乏針對性、科學性,存在許多亟等解決的突出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上世紀70 年代以前,我國農村蘋果苗普遍施用的主要是有機肥料。由于有機肥料中的某些元素( 如氮、磷、鉀等) 含量不能充分滿足作物的需要,因此產量水平較低。為了提高作物產量, 就必須適量增加化肥的施用量。據統計,目前有機肥料所能提供的氮素只占作物所需氮量的30%,70%左右要靠化肥供應,其它如磷、鉀等肥料元素也呈現類似情況,化肥的增產效應十分明顯。正因如此,有些果農開始忽視有機肥料的施用,施用量逐年減少,甚至個別果園不再施用有機肥料,單靠施用化肥來維持產量,造成果園土壤板結,果品質量下降。
有機肥料在果樹蘋果苗生產中的作用是不可代替的。一是所含營養成分豐富、全面,是任何一種化肥種類所不具備的; 二是能改良土壤;三是有利于促進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動,加速土壤中生物小循環過程,有利于果樹的生長發育; 四是有機肥料在分解過程中能夠產生大量的有機酸,可以使一些難溶性養分變為可溶性養分,從而提高土壤養分的利用率。因此,必須重視對蘋果果園有機肥料的施用。有機肥的施用量一般要求和果樹產量等量施用或倍量施入。
有機肥為完全肥料,但養分主要以有機狀態存在,都要經過腐熟分解后才能被蘋果樹苗吸收利用,但目前施用有機肥多采用邊積邊運、隨運隨施,如人畜糞尿、堆肥等,未經腐熟分解直接施入。直接施入未腐熟的有機肥,不但未能及時提供養分供蘋果樹吸收利用,影響其正常的生長發育,還會因腐熟分解過程中產生的有害物質而傷害蘋果樹根系,而且經腐熟分解的肥效發揮與蘋果樹苗的需肥時間又很難一致,常常造成肥效流失或浪費。
由于有機肥料普遍欠缺,蘋果園施肥主要依賴化肥。絕大多數園片有機肥投入不足,極少數園片的有機肥投入占到全年肥料投人總額的30%左右,好的園片也僅占到50%左右,絕大多數園片還是以氮磷鉀復合肥為主;示哂叙B分含量高、肥效快等特點,但養分單純,且不含有機物,肥效期短,長期單獨使用,易使土壤板結,土質變壞。在化肥中,偏重使用氮肥,如尿素、碳酸氫銨等,過多的氮肥還影響蘋果樹對鈣、鉀的吸收,使樹體營養失調,芽體不飽滿,葉片大而薄,枝條不能及時停長,花芽形成難,果實著色差,風味淡且有異味,痘斑病、水心病普遍發生,貯藏性下降,表現出明顯的缺鈣癥狀。特別是紅富士品種,對氮肥敏感,氮肥過多,蘋果實品質明顯下降。近年消費都強烈反映紅富士等品質下降,不好吃,也不耐貯,其主要原因就是氮肥過多所致。過多使用氮肥不可使樹體抗性降低,誘發腐爛病、白粉病等。歐洲專家在考察我國蘋果園現狀后認為,氮肥過多是造成產量、質量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對此我們應引起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