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提高微量元素肥料對苗木的重視性?
微量元素對蘋果苗生長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建議農戶朋友們提高對微量元素肥料的重視,可以在轉色期施用紅透,含磷不少于300g/L,含鉀不少于400g/L,含硼不少于3g/L,含鋅不少于2g/L,高磷高鉀與硼、鋅元素促進糖分的合成和運輸,促進果實均勻著色;同時還有類黃酮物質,為花青苷合成提供前體物質,讓果實著色更快更早;采用RO膜脫鹽技術,對植株十分安全,不會出現鹽濃度過高引起的燒苗現象,可稀釋800-1000倍噴霧2-3次。
正確的方法:
一、是根據果樹需要選擇噴肥種類,在氮肥中以尿素應用最廣且效果較好。
二、是確定最適噴灑部位。不同營養元素在樹體的移動性不同,氮、磷、鉀屬極易移動的元素,其次為硫與氯。不易移動的有鐵、錳、鋅、鉬、銅,幾乎不移動的為硼、鎂、鈣。因此噴施部位要有所區別,特別是微量元素在樹體內流動性差,最好直接噴灑于需要的器官上。另外,葉背比葉面吸收快,噴肥時要重點噴施葉背。
三、是確定合理的噴肥濃度。必須依據不同的生育期和氣候條件以及樹種采用不同的濃度。幼葉濃度宜低,成齡葉宜高; 降雨多的地區和季節可適當高些,反之宜低。
另外,噴灑量要足,以葉片濕潤、欲滴未滴為度,同時葉面噴肥濃度一般較低,含肥量較少,為提高噴肥效果,最好連續噴灑2~3 次以上,間隔10~15 天。
對果樹而言,微量元素的需要量僅百萬分之幾,只是在某些土壤中缺少某種微量元素的時候,或某種果樹對某種微量元素特別敏感,才相應施用這種微量元素,達到增產提質的目的。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所對全國土壤微量元素鋅、硼、錳、鉬、銅、鐵含量的調查結果表明,我國大部分地區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微量元素缺乏。土壤中微量元素處于“中度缺乏”的狀態表現出來的癥狀并不明顯,當果樹等作物的正常生長代謝受到缺乏微量元素的影響時,施用微肥就能改變其微量營養狀況,并可促進生長,提高產量。實際上這種缺乏是潛在的,比有癥狀范圍更廣泛、更普遍,顯然微量元素潛在缺乏的范圍遠遠超出人們的預料。
蘋果苗是北方種植面積最大的果樹品種之一。常年無機化肥的施用,造成土壤板結,蘋果樹根系下扎深度變淺,不能從土壤深層吸收到更多的中微量元素且無機肥料中許多難溶性養分吸附固定在土壤中,破壞了土壤的團粒結構,降低了土壤的通氣、透水、保水保肥能力。多年實踐證明,結合施用微生物菌肥,可提高樹體抗寒抗旱能力,促進花芽分化,調節土壤PH值,減少蘋果“縮果”和“水心”等生理病害,提高蘋果樹體的抗逆能力,最終實現蘋果高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