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分類

聯系方式

西北農林錦繡萬畝優質苗木繁育基地

聯 系 人:王 經 理

電話傳真:0917-5287958

手    機:13992782225

Q      Q:1060901299

網    址:www.maozh.com

基    地:陜西省扶風縣絳帳鎮永康堡

(楊凌農業高新技術開發區向西3公里)


百科知識

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蘋果樹栽培技術的改變由傳統到現代

發布日期:[2025-3-27] 共閱:[2180]次

   蘋果樹栽培技術的改變由傳統到現代

  一、新建蘋果園由稀植到密植栽培;
   
目前,80%以上的新栽蘋果園都普遍采用矮化砧木蘋果苗進行矮化密植栽培,一般實行寬行密植(株距1.32米,行距44.5)、起壟栽植(壟高3050厘米)、大苗建園(3年生苗)、立架栽植的模式。與傳統蘋果栽培相比,矮化密植栽培主要有五方面優點,一是增加單位面積株數,提高上地利用率;二是23年即可結果,提早進入經濟栽培年限,見效快;三是樹體矮小,便于機械化作業,降低管理成本;四是密度大,為年年穩產豐產奠定了基礎,解決了“大小年”問題;五是提高產量,改善品質,比傳統蘋果畝產增加10%20%,而且果實色艷質優,增加了經濟效益。

  二、老果園改造由簡單的間伐向綜合技術運用轉變;
    20
世紀80 , 90年代發展的蘋果園,大都采用喬砧密植為主要特征的傳統制度,進入盛果期后樹姿高大、封行郁閉、光照不良、蘋果勢早衰和結果外移。針對這些問題,提出老果園改造課題,而過去對老果園改造僅是采取間伐減密措施,提質增效效果不顯著。近年來,對老果園運用綜合技術進行改造,使不少老果園煥發了青春。
 
其綜合技術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是打開行間距,根據果園蘋果樹苗具體情況,進行隔行間伐或外移;第二是“提干”,對植株下部的三大主枝分12年去除,使主干提高到1米左右,留出冠下通風帶;第三是“落頭”,在樹高2.53米處選留一個中等大小的向上生長的枝條,將其上部鋸除,打開上部光路;第四是將23層主枝上大側枝疏除,打開側部光路。改造后達到改善通風透光條件、便于果園操作、消除樹體無效消耗枝、改良果實品質之目的。

   三、由勞動力密集到果園機械化程度逐步提高轉變;
    
隨著果園機械需求越來越迫切,國內部分科研單位和企業開始開展果園機械的研發和生產。例如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山東農業大學和高密市益豐機械有限公司等單位聯合開展果樹從種植到收獲生產全過程機械設備的系統研發,目前已經成功研發出開溝機、挖坑機、埋藤防寒機、割草機、碎草機、偏置式深松振動化肥施肥機、防形剪梢機、高效精細彌霧機、防寒土清除機、有機肥施肥系統和橡膠履帶拖拉機等機械設備的樣機。此外農業部南京農機化研究所、中國農業大學、東北林業大學、浙江大學、江蘇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和沈陽農業大學等科研單位也已經開始研發和生產果園土壤管理、植保和果實采收及運輸等方面的機械。



-> 打印此頁】 【返回】【頂部】【關閉  
在線咨詢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a